為什么叫父母官(為什么現在還叫父母官)
作者:admin日期:2022-02-11 13:22:38浏览:101分类:歷史
在古裝劇里,我們都會把知府、縣令叫做父母官,所以你們知道為什么叫父母官嗎?什么樣的官員被稱為父母官?
《禮記·大學》中的「父母官」一詞,最早是從《詩經》中流傳下來的:「樂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宋初的王禹《謫居感事》詩說:「民之善者,民之惡者,謂民之父母。」它的自注:“民間呼求官府”,即是把地方官員比作官府的最早來源。事實上,我們今天所說的父母官,并非官府自夸,而是老百姓對好干部的尊稱。
在中國古代,父母官一般是一些比較基層的官職,主要是州、縣等地的官職,因為他們直接與當地人民聯系,同時又有生殺予奪的權力。封建時代,父母是孩子的主人,父母對孩子最疼愛,所以父母官兼有領導和愛護兩大特征,一個好的地方官員應該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百姓,這就是“愛民如子”,百姓的權利受到損害,官吏也要維護,這就是“為民做主”。
如今仍有流傳著「當官不為民做主,不如回家種甘薯」的說法,可見父母官在民眾心中的重要地位。
父母親地位的起源
在我國漢代,南陽太守有兩位風流倜儻的人物,人們稱他們為“召父,杜母”。其中“召父”即西漢元帝時期的召信臣,“杜母”即東漢光武帝時期南陽太守杜詩。
西漢召信臣,勤政愛民,善治民心,實行富民政策。親臨田間,指導農業生產,接待尋常百姓家,了解民情,難得閑暇。巡河、探源、開溝、筑閘壩數十處,能灌溉農田“多到三萬傾”。又立水規為百姓,“以石刻立于地,以防紛爭”。節儉節儉,禁止婚喪嫁娶鋪張浪費。
管教官員及其子女,發現下級官員有放任自流、不務正業的行為,輕則批評,重則罷官,甚至被繩之以法。因此,“民歸之,戶口倍增,盜賊入獄,而民得其利,積聚之”。臣民親愛的信臣,尊稱他為召父。
漢武帝杜詩少才華橫溢,愛民如子,處處為民做主,功績卓著,深受百姓喜愛。其《誅暴立威》、《性節儉而政治清平》、減民勞、造排水渠、鑄農具、提高生產力等。又開溝筑池,廣墾田地,民糧豐足。有人把杜詩與召信臣比較,說:“前有召父,后有召母。”《召父杜母》便也成了官員的楷模。但不知從何時起,所有的官員都被稱為父母官。仿佛把所有的官吏都稱作青天大老爺。
怎么現在沒有人說父母官呢?
很明顯,父母官的概念現在已經不存在了。如今干部就是公務員,干部不是人民的父母官,人民就是干部的父母官。有了人民,就有了共產黨;有了人民,就有了國家;有了大小官員。作為人民的公仆和人民的兒子,是優秀的共產黨干部。
歷史就該是這樣 歷史百科- 上一篇: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啥意思(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同性戀的意思嗎)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猜你还喜欢
- 02-11為什么叫父母官(為什么現在還叫父母官)
- 02-11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啥意思(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同性戀的意思嗎)
- 02-11李元霸把宇文成都撕了(李元霸把宇文成都撕了哪一集)
- 02-11全球公認最難打的國家前三名(全球公認最難打的十個國家)
- 02-11海瑞到底有沒有后人(海瑞到底有沒有兒子)
- 02-11為什么害怕紋身的人(為什么人們害怕有紋身的人)
- 02-11高長恭有幾個妻子(高長恭有幾個孩子)
- 02-11審食其和呂雉什么關系(呂雉和審食其是什么關系)
- 02-11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(福建永定土樓在哪里哪個市)
- 02-11李時珍本草綱目編撰的故事(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故事)
- 热门文章
- 最近发表
- 搜索
-